古希伯来语是《旧约圣经》的文字,也曾是希伯来民族长期使用的语 言。
到西元前六世纪,波斯帝国统治时期,改用Aramaic即亚兰语为官方语言。
西元前四世纪希腊帝国统治时代,亚历山大帝在希腊世界推广希 腊语,
於是希腊时期以後,一般犹太人已不熟谙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只用于犹太会堂诵读旧约圣经时使用,
它口头上只成为仪礼的用语,
希伯来圣经的文字也成为日常生活不使用的经典死文字。
十九世纪,随著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从世界各地迁移到
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的一些仍熟悉经典希伯来语的老年犹太人
倡导恢复使用古希伯来语,以期後代不至於混没这种仅仅存留在
旧约圣经上的语言。
在恢复并复活希伯来语历程中最著有伟大功绩者是俄国犹太人
以利以撒 本耶胡达(Eliezer ben Jehudah 1858~1922)。
耶胡达1881年从俄国移居巴勒斯坦,他熟谙圣经希伯来语,
从此毕其馀生於 恢复发展希伯来语的工作,在家庭中坚持
与妻子、儿女用希伯来语对话。
1904年,以利以撒 本耶胡达编出新希伯来词典(第一卷),
创造了千百个近现代的希伯来语 新辞汇,
用以表达现代人使用的新事物与新概念。
此後,在巴勒斯坦用希伯来语作为口语的人越来越多,
他们以能够使用希伯来祖先时代的语言为荣。
归回巴勒斯坦 的两类犹太人背景不同,已如上述。
塞法尔德人的用语近於希伯来语,
他们容易通过所熟悉的旧约圣经来掌握希伯来语,
阿什克纳茨犹太人来自欧洲,长期以来, 他们使用“意第绪语”(Yiddish),
意第绪语是希伯来语、德语和斯拉夫语的混合语,
书写印刷仍用希伯来语的辅音字母,是欧洲犹太人所通用的语言。
他 们来到巴勒斯坦後,就得从头学起希伯来语,
因而出现老一辈祖父爷爷向在小学读书的儿孙幼辈学习希伯来语的怪异现象。
本?耶胡达所创造、发展 的希伯来语为现代希伯来语(Modern Hebrew),
此语的大量新辞汇来自英语同音词,
如电话(telephone),电视 (television),咖啡(coffee)、
沙发(sofa)、公共汽车(autobus)以至科学新词原子(atom)等
都与英文词语发音相同, 不过改书希伯来字母而已,
大量日常词言仍保留原来的旧约圣经辞汇。
因此曾有人戏言说:如果大卫、所罗门王复活,今日漫步於耶路撒冷街头,他俩无疑能基本听 懂周围他们的民族後代人的对话,并向人们致意说:“Shalom!”(沙龙!意为:平安!)。
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