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偉德(Gladys Aylward)
3從:聽從,跟從,順從.
4得:得救,得草,得生命,得豐盛.
於1902-02-24日,生在倫敦北郊。
父親是一名郵差。
因為家境清寒,給富貴人家作伺候客人的侍女。
在18歲的時候,悔改重生,極想服事主,到中國傳福音;
她申請參加內地會,因缺乏正式教育而被拒絕。
艾偉德仍然不氣餒,決心積蓄足夠的錢,自費前往中國。
那時,有人介紹她去看顧退休的宣教士夫婦,艾偉德欣然接受。
在同那雙老夫婦的交談中,得到許多實際的知識。
他們以為她不應該把青年歲月,浪費在這裏。
剛好有人告訴她,倫敦的揚何斯本爵士(Sir Francis Younghusband)夫婦,
需要一名司客侍女。
那家住在高貴住宅區 Belgrave Square,工資自然較高,
更重要的是揚何斯本家中有許多珍貴的藏書,他自己是個頗有名的作家,
寫過不少有關東方的書,如果能夠借閱,可以增進她對東方的知識,作宣教士的準備。
艾偉德雖然學識不高,但她有語言天才,學得一口高雅的牛津英語,
而且懂得應對和禮儀,頗得主人信任器重。
她到假期時,就去外面再兼作別家宴會幫工,以求在最短時間內,
積聚最多的錢財,完成她到中國宣教的異象。
1930年初,在衛理公會的聚會中,她聽人說在中國有位老宣教士
珍妮.勞生(Jeannie Lawson),已經73歲了,卻欲退而不能休,
因為她到處尋找,竟沒有人肯去幫助她。
艾偉德說:“那人是我!”
她立即寫信去,表明自己願意去。
艾偉德在等候回信中,就先去探聽旅行的方法,
知道如果直接坐船到天津,是最好的路線,但費用要貴,超過她能夠負擔;
最經濟的方法,是乘橫越西北利亞的鐵路,再轉中東鐵路南下,
由大連乘船到天津,去到工場,費用會省一半。
漫長的等待。幾個月後,回信來了。珍妮歡迎她去;
並告訴她,只要到天津,寫信去,會有人去接她到珍妮所住的地方──那是在遙遠的鄉下。
1930年10月18日,艾偉德帶著兩個箱子,一個箱子裏是她的衣物,
另一個是簡單的食物,和路上煮食的酒精爐。多孤單的行程!
不是豪華的旅游,沒有富貴的親友相送,她身邊只有二英鎊和幾枚銅幣。
送行的是父母和姐姐葳蘭(Violet),送她從港口乘船到荷蘭海牙,轉鐵路往俄國。
艾偉德把自己交託主。她乘的是三等火車,沒有一個相識的人,
沒有懂英語的人可以交談,只一路禱告。有一天夜裏,火車停了下來,不再往前走。
那地方是奇塔(Chita),西伯利亞草原的大曠野中,一個荒涼的鎮,
到處是軍人,還聽到稀疏的槍聲。
艾偉德只得在車站的寒風中,裹著毯子過夜。反復交涉,才得轉火車去海參崴。
在那裏,一名俄國官員想姦污她。艾偉德抗拒。那官員離開她去了。
路邊有一名不相識的婦女,找一個男人乘夜帶她去碼頭。
艾偉德登上一艘日本商船,求船長免費載她去神戶。從那裏,乘船到了天津。
在天津,找到了差會辦事處。問起珍妮勞生,那裏的宣教士搖頭說:
“珍妮獨來獨往,在山西行蹤無定。寫信給她,不知何年月日才有回音;
你不如等在這裏,有適當可靠的人來,帶你直接去那裏。”
在等待中,艾偉德出去游覽,找機會學些中國話。
她對中國最初的印象,是有許多的牆:長城的牆,城鎮都有牆,家家戶戶有院牆。
怎樣才可以打開這些圍牆,進到中國人的心裏?
有一個姓路的基督徒商人,要到山西,可以帶艾偉德去到那裏。
於是,長途跋涉開始了。火車,轉乘長途汽車,到澤州,內地會的宣教站。
在那裏,有一位年老和善的女宣教士司米德夫人(Mrs. Stanley Smith)接待她:
她是個寡婦,丈夫是“劍橋七子”之一,是那一代碩果僅存的資深宣教士。
司米德夫人對她非常體貼愛護,簡要的告訴她,山西的狀況。
司米德也告訴她,西式的裝束在此已不適宜,幫她預備了高領的中國旗袍。
休息幾天之後,艾偉德坐上騾車,再改乘搧子,經過兩天的路程,終於到了陽城。
珍妮.勞生住在城門外,騾隊往來的大道上。
艾偉德發現,那是一座大房子,有個大院,堆著兩大堆髒亂的物件。
珍妮說,那是她新租下的房子,因為說是“鬼屋”,沒人敢住,
所以租價特別低廉,每年只一英鎊。
工人正在那裏進行清掃修建,只有一個房間算得整潔可住。
整理清潔是艾偉德的特長。她辛勤工作,不幾天,就把全屋子整理得一塵不染。
珍妮在中國已經超過50年,濃重的蘇格蘭口音,
有時候不知不覺攙雜著中國話,性情也有些怪癖。
艾偉德問:“這是你的宣道所?”
“也許是,也許不是。”
這樣一座大房子作甚用?
二人想到可以開一間客棧,接待往來的騾伕住宿,向他們傳福音;
他們的行腳,是福音的媒介,把好信息傳遍各處。他們的廚子老楊,可以負責供應飲食。
珍妮說:“我已經想好了名字,叫‘八福客棧’。”
但只缺少一件:沒有客人住宿。當地的人,看到他們就喊“洋鬼子!”怎肯來與鬼同住!
客人哪裏來?珍妮想出方法:讓艾偉德去門口,看到經過的騾隊,就攔住勉強拉他們進來。
起初,這使艾偉德有些難堪;騾伕們也不甘願。
但看到設備清潔,飲食可口,而且收費便宜。
晚間,老楊還說聖經故事給他們聽;
不過,他說的常與聖經不同,會加上“挪亞潔淨聖殿”之類。
他們也不知道,只是以為有趣。騾伕們歡喜住宿,並告訴別人來住。
這樣,不久就常常客滿,騾棚也槽頭滿了。
不過,珍妮勞生的精神健康愈來愈差。
她多年孤單工作,經歷過義和團和毓賢的迫害,屠殺,所受刺激,給她留下心靈的傷痕太深。
終於有一天,使氣外出,意外受傷死亡。艾偉德來了還只一年多。
幸好老楊繼續留下工作,客棧營業照常。管理的擔子,落在艾偉德身上。
這反而給她機會練習,中國話進步很快。她漸漸能夠傳福音,領人信主。
司米德夫人從澤州差一名中國信徒來幫助,並供給他的工資。
老楊忽然對艾偉德說:“也許,你該去拜訪本地的道尹大人,表示尊敬。”
以後,他連續催了幾次。艾偉德抽不出時間,而且她也不以為有必要。
有一天,道尹忽然來到八福客棧。
談話中,他提出中國在推行“天足運動”,政府明令要婦女放腳,
就是解放婦女的纏腳,並挨戶檢查,以改正多年的舊風氣。
艾偉德當然是最好的人選。她還可以示範天足的好處。
他應許派兩名衛兵保護,發給薪水,還供給騾子作交通工具;按時直接向他提出報告。
中國老百姓怕官。老楊很歡喜,因這工作有些官的氣派,能夠受人尊敬。
艾偉德經過考慮,感謝神給她這特別的機會,就接受了,附帶條件是不能限制她講福音。
這樣,艾偉德能夠周游各村莊,鎮市,進入人家,自由有效的見證耶穌。有些人信了主。
那時,監獄發生暴動,典獄官派人來找艾偉德,看她能不能以神的能力,解決問題。
艾偉德不能推卻,看到監獄中的緊張形勢;
她叫出那暴動的領袖,要他交出武器,並保證不加究罪。這樣,和平解決了問題,也領了囚犯信主。
完整文章在 http://www.aboutbible.net/Ab/C.08.06.GladysAylward.html
3從:聽從,跟從,順從.
4得:得救,得草,得生命,得豐盛.
Monday, October 25,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