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9, 2010

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

在英国林肯郡(Lincolnshire)的厄普卧(Epworth)有一位圣公会的 牧师, 名叫撒母耳•卫斯理(Samuel Wesley). 此人在牛津大学受过高深教育, 也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 但他薪水微薄, 与厄普卧居民的贫困状况并无多大差别. 1703年6月28日, 他的第15个孩子  —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出生了. 在那个时代, 儿童因营养不足而夭折是平常的事. 在他之前的14个兄姐中, 已有8个不幸夭折. 他过后的4个弟妹中, 也有一个不幸夭折. 因此, 约翰•卫斯理能幸存下来, 确实是神的恩典和美意. 

      1709年2月9日午夜时分, 撒母耳•卫斯理的住家突然失火, 全家人仓皇逃出屋后, 才发现约翰•卫斯理还在屋内. 约翰•卫斯理当时年仅6岁, 无法从顶楼燃烧的楼梯爬 下来, 但他镇定地拉着一把椅子到窗口, 爬上椅子大声求救, 直到获救. 他一被救出来后, 屋顶立时就倒塌下来. 他的父亲心中充满感激, 大声喊道: “各位邻舍快来, 让我们跪下感谢神, 他恩待我们一家, 使我8个孩子一个也不遭害. 任凭房子烧毁吧! 我已心满意足了!” 他的母亲苏珊娜(另译“苏撒拿”, Susanna Annesley)翻开圣经找到经文(摩4:11; 亚3:2), 为这“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而感谢神. 他恳切嘱咐约翰•卫斯理, 说神这次救他必有特殊的目的和日后的美意. 这事在约翰•卫斯理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过后画了一张图画, 画中有间失火的房屋, 下面写着: “这岂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吗?”

Monday, March 15, 2010

和諧與和好

教會內有人事糾紛甚至衝突,不是什麼新現象,
聖經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故事,而新約每一卷書都有一些教會內部需要處理的人事問題。
在現代多元化的 社會,教會更要裝備信徒與領袖如何去處理各種的差異,
如何保持教會“和好合一”的見證。

和諧與和好

聖 經要求我們不只是和諧,更是和好。沒有和好希望的和諧是很脆弱的,
因為經不起衝突的打擊,最終可能淪為以客套、冷漠、恐懼戰兢的心態彼此相待,
甚至互相躲 避。耶穌捨己釘十架,不但使和好成為可能,和好也是基督徒和諧相處的基礎。

有和好作基礎的和諧包含了捨棄權利和說理,彼此的聆聽與順服, 認罪與饒恕,
甚至包含了自我的調整與改變。假如耶穌基督和好的福音不能叫我們超越人性的局限,
我們所信所傳的,與其他的宗教有何不同呢?我們的和諧與不信 的人所能做到的有何分別呢?

處理差異

基督徒追求和睦,其中一樣要學習和操練的是處理 差異。

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共識愈來愈少,而差異也愈來愈繁複。
這些差異包括明顯的,如:喜好、說話、個性及做事的方式和習 慣等;
也包括了比較隱晦的,如:家庭及教會背景、世界觀、價值觀、神學立場、文化習性等。
如何處理差異,已成為很基本的做人處世之道。

差 異出現的時候,立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是標準?誰有權威作最後的決定?
有些人遇到與自己不同的人,會以自己作標準去改變對方,結果就出現了張力。
到底什 麼差異要容納?什麼差異要力圖消弭?

保羅在《以弗所書》第4章指出,教會在基要信仰上必須一致,不能容納差異:
一個身體(普世無形的教 會)、一個聖靈、一個指望(主再來和永生的國度)、
一主(耶穌)、一信(聖經)、一洗(重生得救聖靈的洗)、一神(三而一的主宰)。

然而 教會生活也有許多事物不屬於以上七個一的範圍,是非黑白也不分明。
保羅在《羅馬書》14章給我們很具體的指導,他特別舉吃素與守日等一些個人或社會文化習 性為例,
指出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要接納彼此的差異,不要論斷或輕看,且要存感恩的心,
為榮耀神而發揮各自的特色,在必須取捨時,也要為了愛心的緣故,放 棄自己的權利。

先賢曾為教會處理差異立下可敬的原則:
在基要事上要保持合一,在非基要事上可容納差異,在一切事上當憑愛心行事。

文 化背景的差異

北美華人教會的成員從不同的原居地移民來美,帶著不同的生活經歷,
社會、教會和政治背景,雖然同為華人, 卻有著許多的差異。

許多華人教會開始時以一種方言為主,後來因應新成員的需要,要加插另一種語言。
起初主日講道雙語同時進行,由一種方言 翻譯另一方言。
漸漸人數增加,就會分開聚會,組成另一方言的會眾,甚至第三種方言的會眾。
較大而歷史較久的教會,都會有三種方言:國語(普通話)、粵語 (或閩南語)和英語的會眾。

三個會眾,三種語言、三種文化習性(思想和言行的)在同一個教會並存共進,
不但需要神的恩典,在人方面也需要 很多的忍耐、謙讓與智慧,才能跨越矛盾與衝突的障礙。

教會生活中的張力

《使徒行傳》 第6章有一個教會張力的例子。初期教會因著聖靈大大的工作,
很多人信了耶穌,教會“門徒增多”了。
教會增長是一個祝福,但也隱伏著危機。一來人多了會帶出 新的需要,為了滿足這些需要,
教會可能要發展新的事工,結果就會與現有的事工產生資源分配的張力。
另外,有新的份子加入,就會有新的因子搓進教會這一個 “麵團”,
當這些新的因素形成足夠的分量(critical mass),教會就會產生結構性的改變,
例如產生一個不同語言的祟拜與會眾。雖然教會增長是每一個愛主基督徒的期望,
但不見得每一個人,特別是領袖,都能 接受因增長而來的改變,或懂得如何處變。

廿世紀中葉,北美華人教會的成員,較多是來自台灣和香港的學生和移民;
到了八、九十年代,教會新 來賓中,十之七、八是從中國大陸來的,
而信主受洗的,也多是這些人。這是神的作為,值得慶賀。
但增長帶來新的需要、新的變化,教會的組合開始產生“結構性 的改變”。
若處理不好就會變成人際衝突,抵銷和削弱教會的實力。

初期教會蒙福增長,出現了張力。“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 (《徒》6:1)。
他們雖然同是猶太人,但文化背景和語言不同。
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是在希腊文化中成長,這群人當中可能包括一些曾歸附猶太教,
後來又歸入 基督教的外邦人,
所選出來的7個管飯食的人當中的尼哥拉就是,其餘6個人的名字都是希腊名字。
很可能他們人數較少,屬“少數民族”。12個使徒是教會的領 袖,也是道地的“希伯來”人,
很自然地在帶領教會的時候,會把重點和眼光都放在自己最熟悉的人與事上,這是人的局限,無法避免。

但對新加 入教會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來說,就會覺得被忽略或不被重視。
就像以粵語為主的教會,說英語或國語的會眾會有“少數民族”的經歷,
他們的需要與聲音會被壓 抑,在領導層的代表性會比較弱,產生不平或不滿的感覺也是很自然的。

從資歷來看,不少港、台來美的成員,從小在教會學校讀書,在教會影響 下長大,
而且在美生活的時間較久;而大陸來的成員多是來美後才信主,
在信仰和教會生活方面都是經歷較遲和較淺的。這些差距會不會造成前者較囿守傳統的做 法,
而自認是權威及標準,而讓後者覺得不受尊重或被看輕呢?
或反過來說,後者會不會不尊重前者而一意孤行呢?

教會因成長之痛有張力很正 常,重要的是如何回應。處理得好,教會繼續蒙福,
繼續質與量的增長;處理不好就會成為魔鬼可以利用的破口,使個人和教會受損。

初期教會領 袖與會眾在這件事上的處理,堪作我們的榜樣:

一、就事論事:埋怨的一方指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具體指出問題所在, 就不會以偏概全,產生兩極化的情況。處理差異切忌以“標籤”的觀點來看對方,
如“香港/台灣/大陸來的都這樣”,以致只能從一個角度來看對方與問題,出事 的機會很大。

二、承認問題、負起責任:最精明的領袖有時也會錯漏,就算不是故意的疏忽,
教會既然出了問題,好的領袖都會勇於負責。承認問 題的存在是負責任的表現。
12使徒立刻去面對和處理,這是上策。人事問題初出現時都比較簡單,快刀可以斬亂麻。
拖延只會產生新的問題,許多自衛性的解釋只 會削弱彼此的信任,產生更多的猜疑。
而過程愈長,人性的軟弱(說話和行事)就會愈多表露的機會,問題就更複雜、更難解決。

三、同舟共濟、 集思廣益:既然這問題關乎一群人,也會影響整個教會的合一,
12使徒叫了眾門徒來,一同處理這問題。解決方法若得不到會眾的認同,就算很好的方案,
推行起 來也是困難重重。但領袖也必須在神面前有清楚的異象,懂得如何溝通,
才能起領導的作用。使徒指出他們主要的責任是祈禱傳道,照顧弟兄姊妹的需要也很重要,
不過就要選出人來負責。他們一方面掌握教會重要的事工,不會因新的需求而轉變方向和優先次序,
另一方面,也能靈活地開發新的資源,把人的恩賜與事工的需要 配合起來。
結果是“大眾都喜悅這話”,而教會因此更多人投入事奉,“神的道興旺起來”(第7節)。

溝通是處理衝突很重要的環節,但溝通的 關鍵在於彼此的信任,願意與大家一同承擔責任。
有些領袖不願承擔責任,又不願把責任分配給別人,結果自己成了瓶頸,別人乾著急,教會也會受虧損。

身 分問題

對移民來說,身分的建構與認同,主導著生活許多方面的問題,包括教會的生活。
到底要做美國人還是中國人?為了生 活順暢及下一代的成長與發展,
似乎融入美國主流,與美國人的思維與生活認同是更好的選擇;
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和價值取向,如對家庭及關係的重視,較含蓄內 向的表達方式等,
卻根深蒂固的丟也丟不掉。

事實上,一個移民只要選擇學英語,選擇長住在美國,就會愈來愈美國化
(除了極少數一直留住在唐 人埠,也不懂說英語的華人除外)。
同時,他也可以透過旅遊、電子科技,常與原居地的親友保持聯絡,保持中國文化的特性。
既同化於新文化,又持守原有的文 化,這種可以同時做中國人及美國人的跨國身分認同,
是已經愈來愈普遍了。

華人教會在這方面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華人到教會就如同在自己 的家鄉一樣,
見到的是中國人,說的是中國話、吃的是中國菜、聊天的內容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
這種認同感不但帶來溫馨的感覺,也提供移民極需要的安全感。
另 一方面,教會的土生華裔和一些留美時間較長,也比較美國化的弟兄姊妹,
提供了美國生活的資訊;加上有些教會舉辦英語班,幫助華人移民在很安全的環境中,
逐 漸投入美國主流的生活。

然而這種“疊合”身分裡面,不同程度的中國化和美國化,有時會帶來人際之間的張力。
這張力在華語與英語會眾之間比 較尖銳,但在說粵語與國語會眾之間,
或都說國語,卻來自台灣或中國大陸的信眾之間也時有發生。
可能是語言與溝通受阻,也可能是思維方式、政治理念、或生活 方式的差異所帶來的衝擊。
其實,就算同是大陸來的,北方與南方、北京與上海就存在著差距。
最重要的是明白,隨著在美時間的延長,每個人都在變化──更美國 化;
卻同時每個人也有選擇要保留多少中國化。

選擇和好方向的處理

和好的關係也是一種 選擇。在主裡面彼此相愛合一的關係若是重要,
許多文化習性上的差異是可以遷就、調和、甚至暫時放在一邊的。
最怕就是把這些差異絕對化或真理化,成為不能妥 協或調整的僵硬教條。
保羅在《羅馬書》14章所教導的“彼此接納、不要輕看、不要論斷、為愛心緣故而放棄”的原則,
在文化習性差異上,是很好的處理方法。

排 斥異己背後往往是人性的驕傲,自我中心作祟。
我們與人相處最自然的表現,就是以自己的所是與所有為標準,來看別人,來斷定是非。
在基督裡我們都是神的兒 女,這個屬天的身分應能包容,也能超越地上各種文化背景的身分。
包容表示接納彼此的差異,互相欣賞及互補,彰顯神的廣大;
超越表示差異帶來衝突時,我們應 以神兒女的身分為重,其他的身分為次。
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Sunday, March 7, 2010

The economics經濟學人雜誌 2010 Mar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封面頭題報導,近年來因重男輕女觀念作祟,全球慘遭墮胎、殺害、任其自生自滅而夭折的女嬰總數達1億,稱之為「性別屠殺 (gendercide)」毫不為過。

這種現象在亞洲特別嚴重,重男輕女觀念仍根深蒂固,原因除傳宗接代之外,許多人認為男子能養家活口、繼承家業、奉養父母。

在亞洲部分偏遠地區,殺害女嬰的現象仍相當普遍,現代超音波掃描使一心只想添丁的準父母以墮胎手術拿掉女嬰。在中國與印度北部,男女嬰的比例嚴重失衡,達 120比100。

反墮胎人士認為,這形同大規模屠殺,對社會的衝擊極為嚴重。性別失衡將導致犯罪率、新娘走私和性暴力提高,許多男童成年後勢必找不到配偶,衍生社會問題。

印度經濟學家塞恩(Amartya Sen)估計,因性別屠殺消失的女嬰總數達1億。

在中國,1980年代末出生人口的男女比例是108比100,2000年代初惡化為124比100,部分地區更達到130比100。

問題不只如此。包括台灣、新加坡在內的東亞國家,巴爾幹半島西部的前共產國家、高加索地區及美國華裔及日裔,新生兒人口比例同樣嚴重失衡。性別謀殺現象幾 乎遍及全球,不分貧富與宗教。

經濟發展不足以遏止這種現象。性別失衡的台灣與新加坡均是開放富裕的經濟體,而在中、印兩國,教育程度越高、越富裕的地區性別失衡問題越嚴重。

在南韓,男女嬰比例失衡的問題也曾相當嚴重,如今逐漸恢復正常。這不是人為因素使然,而是文化改變之故:女性教育、反性別歧視訴訟與平權裁決,導致重男輕 女顯得落伍且不必要。

報導中呼籲中印兩國必須加速採取具體行動,中國尤其應該廢除一胎化政策,否則人口性別失衡問題將日益嚴重,後果難以收拾。

各國也必須全力提升女性的價值,具體措施包括推廣女性教育、廢除女性不得繼承財產的法律與習俗,並循各種管道鼓勵、協助女性投入公眾生活領域。